2021年10月30日,由开云官方网站信息公司承办的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前沿技术研讨会在杭州曙光薇酒店会议厅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图像信息与控制分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医学影像专委会联合主办。会议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最新成果、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开展了专题研讨,并邀请了多位在相关领域取得突出学术成果的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和经验分享,大家在交流探讨中互学互鉴、共促共进。
图:与会人员合影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南方医科大学冯前进教授、浙江大学夏灵教授等十余名受邀专家学者、信息公司经理丁佐华教授、副经理蒋明峰教授以及其他相关领域老师和同学们。
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丁佐华教授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在浙江省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大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作为AI赋能的最有价值的应用场景之一,成为了研究重点之一,期望今天的研讨会能够为大家搭建医工结合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跨学科思维的交叉碰撞。
图:丁佐华教授致辞
图:主持人夏灵教授
在专家报告环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厉力华教授作了题为《Radiogenomics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的报告,他表示,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作为影像学与生物组学相交叉所衍生出来的影像基因组学成为一个新的热点研究方向。他以肿瘤精准诊疗为背景,从临床的视角解析了影像基因组学研究的生物学意义和临床价值。
图:厉力华教授作报告
图:分享会现场
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梁栋研究员表示压缩感知(CS)作为快速磁共振成像(MRI)的重要技术,面临重建时间长、参数选择困难等挑战。他引入了将CS-MR模型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通用框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深度学习和基于模型的重建在快速MR成像方面的潜力。
图:梁栋研究员作线上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杨健教授介绍了多模态影像引导手术导航核心技术方法,所研发的内窥镜颅底外科手术导航设备已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书并大量临床使用,用于颅底外科手术中解剖结构的精准定位。
图:杨健教授作线上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道强教授在报告中对“基于最优传输的不规则呼吸运动矫正”、“基于模态融合的病灶边界识别”等基于机器学习的造影量化分析研究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图:张道强教授作线上报告
南方医科大学冯前进教授从“脊椎病”这一疾病出发,生动翔实地介绍了利用AI技术在图像分析领域展开的部分工作,包括DR胸片软组织成像、脊柱图像分析、基于图像的疾病预测和病理图像分析等。
图:冯前进教授作线上报告
中国科公司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朱燕杰结合图像先验信息,利用压缩感知和深度学习重建框架,实现脑部、心脏、膝盖等多个部位的快速定量磁共振成像。
图:朱燕杰研究员作报告
浙江大学研究员吴丹研究员针对胎儿大脑的成像与图像分析技术,包括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胎儿大脑运动伪影校正、胎儿大脑结构图谱和DTI图谱,及其在产前疾病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讲述。
图:吴丹研究员作报告
复旦大学庄吓海教授介绍了心脏影像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工作所面临的挑战,着重讨论了模态跨中心数据的智能处理算法的研究。
图:庄吓海教授作报告
最后,开云官方网站蒋明峰教授作了题为“从压缩感知到深度学习——磁共振快速成像方法研究”的报告,他介绍了三种基于压缩感知的磁共振快速成像方法,以及讨论生成对抗网络(GAN)、注意力机制等深度学习方法实现磁共振快速成像。
图:蒋明峰教授作报告
此外,还有苏州大学陈新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邬霞教授、清华大学罗建文教授通过线上的方式为大家带来了精彩报告。
在提问环节,各位专家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多元的思想在其中激烈碰撞,精彩的内容让现场师生收获颇丰。
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参加交流会的许多同学正在进行相关的科研学习或者刚刚步入学术科研的殿堂,相信本次会议上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和交流研讨对于他们的学术生涯会有许多帮助。
图:观众聚精会神听讲
图:现场研讨互动
撰稿/摄影:骆方正